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顏綠芬、徐玫玲《台灣的音樂》部分書摘
顏綠芬、徐玫玲《台灣的音樂》部分書摘
版權資料:
作者:顏綠芬,徐玫玲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06/01/10
第一章:原住民音樂
第二~四章:福老及客家族群的民歌及傳統音樂,包括南北管音樂和歌仔戲
第五章:近代音樂的發展,先從西式音樂教育談起
第六章:流行音樂和社會創作歌謠
第七章~九章:台灣古典音樂沿革,和國際接軌的現代音樂創作,介紹作曲家及其作品,提出未來建構台灣新音樂文化的契機
第一章:原住民音樂
原住民音樂的採集及整理
日治時期音樂學者 田邊尚雄、黑澤隆朝
當時服務於台北師範學校的音樂老師張福興對日月潭水社邵族音樂的採譜
南島語族Austrunesian
1.阿美族Amis
代表音樂
- 祭典音樂
捕魚祭(海祭)——感謝海神指點的《捕魚歌》
豐年祭——無樂器伴奏的歌曲。先由1~3,4位領唱起音高及定節奏,之後其他族人加入唱和,藉由不斷地反覆,凝聚融洽氣氛,配合依年齡排列的舞蹈形式
- 非祭典音樂
《馬蘭姑娘》基本的五聲音階,優美,歌詞反應當時的社會。歌詞開頭是「媽媽、爸爸」的順序(母系社會),歌詞最後一個字Kasoling是日語發音的汽油,意思是火車。當時日本已開發東部的鐵路。
《老人飲酒歌》因馬蘭阿美族人郭英男演唱而聞名。 https://youtu.be/nHqBhRGGPbQ
2.泰雅族Atayal
2-1泰雅亞族
歌曲基本音組織為小三度,在其上方或下方加入大二度,形成三音組織。Mi-Sol-La或是Re-Mi-Sol的音型。
歌唱風格有如朗誦,節奏非常自由,
e.g.《歡樂歌》
使用的樂器包括口簧琴、鼻笛、綜笛、橫笛、鈴。
2-2賽德克族
也使用小三度,但同時在上方及下方加入大二度,形成四音組織。例如Do-Re-Fa-Sol或Re-Mi-Sol-La。
e.g.《歡迎新娘之歌》
演唱形式有a.單音唱法
b.配合舞蹈、由駱維道稱為「真卡農」的唱法。整首樂曲由女性演唱,眾人演唱的第二聲部完全模仿獨唱的第一聲部。
e.g.公視風中緋櫻《賽德克之歌》Song
of Sedea
使用樂器包括口簧琴、弓琴、綜笛、鈴、排簫。
口簧琴最常被使用,且用途最廣。簧片從從一片到七片都有,以振動細繩的方式發聲,稱為「繩口簧」。是有社會溝通功能的樂器,可以代替語言溝通、娛樂、求愛、獵首信號、慶祝慶典、結婚⋯⋯等多種功能。
3.布農族Bunun
和其他原住民的音樂有很大的不同:很少談情說愛的歌,也很少跳舞陪襯。
是以團體演唱為主,表現族人的團結合作。
《祈禱小米豐收歌》(past-but-but)首度是台灣原住民的音樂登上世界舞台,引起眾多音樂學者的驚嘆,因為原住民居然有如此豐富的和聲、複雜的唱法,推翻了長久以來人們認為音樂是從簡單進步到複雜的說法。
這首歌演唱時由六到12個成年男性,圍成一圈面向內,由頭目發音,其他人根據同一個根音的泛音音列,呈現八度、五度、四度等協和音程;隨著領唱者的音高逐步上升,其他人也配合著唱,維持四到5分鐘,然後仰望天空,驟然停止。
音樂學者推測,這種合唱應該是對布農族最普遍的樂器——弓琴,其泛音的模仿。所以也為「歌謠中的五聲音階是模仿自樂器」這樣一個論點提供實例。
4.卑南族Puyuma
@台東卑南鄉,南王,知本
除草祭 是卑南婦女除完草之後的聚會。
專屬女性,以即興表現領唱與眾人唱和的形式,也有持續音和齊唱的形式。樂句多下行結束,多有短-長的節奏組合。
著名代表:《婦女除草完工祭》 https://youtu.be/e0rlsZn8rHg
大獵祭 界定各年齡層青年階級組織 首先舉行「猴祭」訓練男子膽量。要唱三次猴祭禱歌。
最重要的歌曲是「英雄詩」,形式龐大,描述卑南族光榮歷史,具史詩風格。https://youtu.be/BE5Wdv_85Cg
卑南族長期與阿美族交流,有不少共同歌曲。
But卑南族的單音唱法裝飾性旋律較多,比較平和,旋律悠揚。阿美族唱法比較活潑熱烈。
著名卑南族創作歌曲
《我們都是一家人》(Sarumaenan ta)
《美麗的稻穗》描述1958八二三砲戰時,南王村民雖無法到前線慰勞族人,但告知他們家鄉收成的狀況。配上原住民歌謠特有抒發情感的襯自唱腔「ho yi yan ho yiyan nalu hayyan」https://youtu.be/4MP8GR32Ois
5.排灣族Paiwan與魯凱族Rukai
排灣族和魯凱族沒有純音樂的字彙,「歌唱」=「音樂」
兩族歌曲眾多,尤其以情歌對唱豐富,因為男女交往可以公開
傳統婚禮儀式中,歌謠佔重要地位,最著名的是結婚哭調,是新娘和同伴一起唱,向舊愛人說對不起的歌舞段落。新娘擔任領唱和哭聲。
排灣和魯凱歌曲常有同旋律不同歌詞,或是同歌詞不同旋律
e.g.排灣族的《戀歌古調》Se
Me Re Ser 旋律=魯凱《鬼湖之戀》Dalubaling
https://youtu.be/uo0nsfbt4lY
排灣和魯凱代表性樂器「雙管鼻笛」
一管無孔,只能透過鼻息控制音高,吹奏持續音
一管有3-5孔,可吹旋律。
所以鼻笛是可以產生複音音樂的樂器。
影響到排灣魯凱有持續音的唱法。
吹奏的審美標準是要有如百步蛇的聲音,要長氣息+有如啜泣的顫音。
6.賽夏族Saisiat
pasta'ay矮靈祭歌非常複雜難學,主有朱姓族人學會整套祭歌。
整套祭歌共15首,開頭處都會出現植物的名稱。多是歌曲是由領唱者開頭,然後再齊唱。
速度大體上緩慢。
會使用一些由樂器震動而發出聲音的體鳴樂器,例如春小米的杵聲、臀鈴的叮噹聲
7.鄒族Tsou
南鄒族(在高雄) 最重要的音樂就是歌唱,可以分為祭典歌、對唱、童謠三大類。歌曲幾乎都是單音唱法,只有偶爾出現持續音唱法和音節式唱法。
北鄒族(在阿里山) 音樂比南鄒族豐富
戰祭/豐年祭 Mayasvi 有<迎神歌><送神曲>等
出現五度、四度、三度的協和音程
黑澤隆朝推測可能受到布農族的影響
原住民的音樂多為偶數拍子,但是在鄒族部分歌曲中出現三拍子的樂曲
著名創作歌曲:《高山青》
8.達悟族Tao
沒有樂器 音樂的詞彙概念=「歌唱」
歌曲多為大二度組織 e.g. Do-Re,或是大二度加大二度的三音組織e.g. Do-Re-Mi
以吟誦的單音唱法為主
音樂旋律有兩種固定的曲調模式。
父系社會>>>歌曲多由中年男子演唱
舞蹈多由女子負責
9.新趨勢
原委會2004年統計,旅居都市的原住民高達37.8%
不少新創作的原住民歌曲出現,打破族群界線,成為都市原住民的共同音樂體驗
布農族 金國寶 牧師
簡單的AB兩個樂段,在B段襯字「嘿呀呀嘿...」配以兩部旋律
原住民新創作音樂近年來也有透過流行音樂的製作方式,普遍為大眾接受的歌曲
e.g. 胡德夫Kimbo 《匆匆》 https://youtu.be/o_fUmb1m3Y0
《大武山美麗的媽媽》https://youtu.be/1xyylLCl8YY
《牛背上的小孩》https://youtu.be/S7eelxdbGHk
參加社會運動,在音樂中反映不少社會議題
陳建年Pur-dur(卑南族音樂大師陸森寶的外孫)
1999年以專輯「海洋」獲得金曲獎
王宏恩Biung 布農族 2002年獲得金曲獎
他們用流行樂器重新編寫傳統樂曲,例如吉他
創作新曲調,融合傳統音樂特質,特別是原住民特有的襯字
母語與國語交錯
第二章:福佬及客家族群民歌
台灣地區性民歌folk song可分為福佬系、客家系
多以口傳相授
在日治時期開始有記載和研究,但大多只有歌詞,且是日本人的著作(可知此時期民歌多被歸入民間文學的範疇,少有音樂學者加入研究)
只有日本學者片岡嚴的《台灣風俗誌》裡面的<臺灣音樂>,有些音樂的描述會附上簡略的工尺譜譜例。
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歌研究受到音樂學者重視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歸納民歌的特質:
1.口傳性(口語傳播與創作)
2.由口沿而衍生在民間的流傳性
3.作者無可考。多為集體創作。
4.雖然有些微變動,但主要的情節或說詞仍然穩定不變
福佬系民歌
用歌詞分類為「七字仔」「雜唸仔」兩大類
「七字仔」:七字一句,四句一單位。多為情歌、故事性歌謠。也可以配上不同
e.g.五更鼓調 https://youtu.be/A6rCZvJE2Ng
十二月調 數目調 名目調 嵌字調 臺日調
相褒調
歌詞也可以配上類似或不同的曲調。
相反地,如果【五更鼓調】被歌仔戲吸納為曲牌時,就會因應劇情填入不同歌詞。
「雜唸仔」:有隨口哼唸之意。一句可為3-12字,句數2~50句都有。多出現於生活歌謠或兒歌。
e.g.十二月調 數目調
問答調 名產調 聯鎖調 急口令
以歌詞內容用途分類:
哭調-祭祀類
農耕歌-勞動類
思念歌-愛情類
搖嬰仔歌-童謠類
以流傳地區分類:
嘉南平原-有靠海的泉州人,和靠山的漳州人。如《草螟弄雞公》《天黑黑》《六月田水》https://youtu.be/l0rwx5l2ItQ《牛犁歌》https://youtu.be/fSI7S1yKQQg《雪梅思君》https://youtu.be/zPoPYXkpF3k《病子歌》https://youtu.be/AEe9p-vqHek《五更鼓》
除了<六月田水>外,都是五聲音階,徵調最多,宮調和羽調次之。
天黑黑這類的念謠都是以阿公和阿嬤意見相左的逗趣淺白歌詞為主。
<六月田水>和變化形式<一隻鳥仔><一隻鳥仔號啾啾>,由la, do, mi三個音組成帶有憂愁的旋律
恆春地區-開發較遲,完整保持此地的【恆春調】,包括四種不同的曲調
【台東調】,又稱【平埔調】,歌詞歌名隨時代變化為<楓港調><農耕歌><三聲無奈>https://youtu.be/syKV0E34ULg <青蚵嫂>https://youtu.be/O9wH2uetj0o
骨幹音和節奏仍在,只是在旋律上稍有變化
【思想起】原為來到恆春拓荒者,思念家鄉的歌謠。歌詞以思想起為發語詞,可以有數十種歌詞。演唱形式自由。最有名的是民歌手陳達搭配月琴的彈唱。https://youtu.be/syKV0E34ULg
【四季春】會唱的人較少了https://youtu.be/rNOtGaF_EDc
【牛尾擺】會唱的人較少了https://youtu.be/bMRcRFeucy0
蘭陽地區-地區較隔絕,民歌保持純樸特徵。
著名<丟丟銅仔>https://youtu.be/k1nrX7d6UKs<喔槓槓>
客家系民歌
語言腔調不同,形成不同的唱腔
客家山歌可以細分為「老山歌」、「山歌子」、「平板」
❶「老山歌」:又稱「大山歌」,是客家山歌最古老的一種曲調。演唱者依據曲調自己填詞,部分旋律也可隨歌詞語調而有所變化。為了將曲調傳到對面山頭,需要故意將曲調唱的很高,字拖得很長,尤其是句末的部分。節奏自由,旋律主要集中在mi, la, do三個音,加上滑音、震音等裝飾性的唱法。https://youtu.be/qRAQvCp4hxs
❷「山歌子」:又稱「山歌指」,由老山歌演變而成,音不拉高拉長,速度較快,節奏較固定,多為4/4拍。其他與老山歌相同。https://youtu.be/BF-cFn4DcyE
❸「平板」:又稱為「改良調」,從前兩種演化而來,最常使用,最大眾化。旋律基本音除了mi, la, do之外,又增加re, sol ,si,使曲調變化更豐富。旋律結構從小調屬性變成大調屬性,月句常結束在sol音。 https://youtu.be/KbaNc8UCkZo
客家山歌演唱方式以獨唱和對唱最普遍
獨唱是抒發心情,對唱可以當成是平日對話的延伸
歌詞基本上都是四句七個字
除了最常見到的愛情題材以外,還有勞動、消遣、家庭、勸善、故事、飲酒、相罵、愛國、祭祀、戲謔、歌頌⋯⋯等題材
客家小調是由民間職業藝人創作出來的歌曲,一種曲調固定配上一種歌詞,在各種市民活動場所演唱。因此是市民文化中流傳的城市民歌,有別於山歌的鄉野氣息。
經常在客家民間流傳的小調有【苦力娘】https://youtu.be/__9uMCdLqhM
【病子歌】https://youtu.be/p9wdZKDpGhE【勸世文】【桃花開】https://youtu.be/H92O72fD7tA【十二月古人】https://youtu.be/-Cyjiif_jI8【十八摸】【思戀歌】https://youtu.be/eUXVw942M2E【瓜子仁】https://youtu.be/lpqzDjse3A4【鬧五更】https://youtu.be/MOSzHYeDWpU【落水天】https://youtu.be/LDjyqzUuQ_Y
從十八摸可看出客家人與福佬人習慣不同
北部客家和南部客家也有差異
較早移入,from廣東,to高雄美濃 長治,也就是「六堆」
保持較多山歌特色
南部客家
|
北部客家
|
較早移入
from廣東,to高雄美濃 長治,也就是「六堆」
保留較多山歌特色
|
from廣東, 饒平, 寧興等, 應也有福建閩西
to桃竹苗
十八調中的"苦力娘""剪剪花""山歌子"等跟福建閩西地區客家歌謠相似
|
X
旋律曲調較緩慢自由,柔和平順,多裝飾音和滑音
|
有九腔十八調(形容聲腔和調繁多)
四縣腔山歌=「老山歌」
長期與外界接觸,有小調風格
|
對美濃地方特色的強調
許多歌曲前面會加上"美濃",如美濃老調,美濃採茶,美濃山歌https://youtu.be/U-u7iEMOn-E
|
|
以五聲音階為主,四聲音階次之
|
五聲音階為主
部分呈現小三和弦的三音組織
|
美濃歌曲受原住民音樂影響
客家八音純器樂音樂
不分南北,皆以嗩吶為最主要的樂器所形成的3-4人的小型吹打樂 https://youtu.be/awk0AhIAZps
常與客家人的生命禮俗、節慶儀式、神明誕辰等活動相伴隨
後來受到採茶戲、歌仔戲、亂彈戲,甚至廣東音樂的影響,樂器編制逐漸增加絲竹樂器,演奏人數增加到8人
新創作客家歌曲
涂敏恆客家本色
第三章:南北管
第四章:歌仔戲
歌仔戲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民間戲曲,和閩南來台的移民息息相關,結合台灣民間流傳的各種戲曲音樂、民謠、流行歌曲結合。
歌仔戲不用京劇、亂彈的尖聲小嗓,而是用草莽親切的本嗓。
語言對白是閩南語、台灣民間俚語。
故事是才子佳人愛情故事,或是民間傳說。
主要唱腔根基於泛稱為「歌仔」的曲調,所以被稱為歌仔戲。
歌仔戲緣起,約在1910年代中期的宜蘭地區,只有兩三個角色,類似車鼓戲的形式,結合「歌仔」和戲曲形式,稱為「老歌仔」或「本地歌仔」,男女角色多用男子擔任,屬於業餘性質。
老歌仔的主要唱腔是大家泛稱「歌仔」的各種曲調,
第五章:近代音樂發展 西式音樂教育
第六章:流行歌曲、社會運動歌曲
第七章:台灣古典音樂
第八章:現代音樂創作
第九章:台灣新音樂文化
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蕭興華《中國音樂史》部分書摘
版權資料:
《中國音樂史》
出版社:文津
作者:蕭興華
出版日:1995/03/01
前言
考古工作的進展影響音樂史研究成果。
e.g.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時期編鐘,改變音樂學界對古代音樂的很多觀點和看法
e.g.河南舞陽挖出8000年前的18隻骨笛,可以吹奏完整的六聲音階
第一章 遠古(先秦時期)
第一節 遠古時期的社會型態與音樂的起源
音樂起源勞動說
節奏是音樂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 遠古和商周時期的樂舞
主要是歌舞和樂舞兩種形式。反應的內容大多與生產和祭祀有關。
e.g.相傳黃帝時期曾經流傳過一首歌曲《彈歌》:「斷竹 續竹 飛土 逐宍」,描繪狩獵的過程。
商朝青銅文化出現較高知識人物——巫和史。巫師是商朝統治者中的重要成員,和鬼神的聯繫是通過歌舞的手段。在甲骨文中巫和舞可能是同一個字。
周武王時期創作了大型樂舞曲《武》,又稱《大武》。描繪周武王伐紂的軍事行動過程,在《禮記•樂記》中孔子詳細的講述了《武》的表演情況。它的曲式結構完整,音樂上使用了「亂」的手法。在樂隊的排列上,已經注意到把音量小的樂器放到離聽眾較近的地方(如瑟)、把音量大的樂器放到離聽眾遠一點的地方(如打擊樂器建鼓、編鐘、編罄、鎛),以達到音響層次的分明。
第三節 遠古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
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到4千年前),已經開始用石頭、獸骨打磨成樂器。
- 骨笛
目前出土最早的樂器是8,000年前賈湖文化的骨笛。多數骨笛有七個左右的按指孔,而且還有調音孔,可知已經從單管單音樂器發展到一管多音樂器。吹奏測試可發出完整的六聲音階。骨笛上有計算鑽孔位置的標記,可見已有音高和律制的概念。
- 甲骨文中記載的樂器
鼓、鼖丶彭丶彡(彤)
磬丶離磬
龠丶龢丶言丶竽
豐丶鞀
鐘丶編鐘丶鈴
黃呂(意義未定)
南
缶
- 塤
- 陶角號
- 箎(ㄔˊ) 也許是笛的前身。
- 蓽朗叨 篳朗叨在西南部少數民族地區流傳,是有和音及和聲功能的管樂器。
- 葫蘆笙
第四節 周朝的雅樂
- 雅樂的含義在周朝統治的幾百年中,內容及意義在變化。
- 雅樂誕生初期生動活潑,融合歌舞音樂和民間音樂。包括十五國國風的成分,內容包含西周初期的民俗音樂、遠古圖騰和巫術等祭祀音樂及樂舞。
- 周朝把禮、樂、刑、政並列,政權、法律、禮儀及雅樂共同構成貴族統治支柱。
- 各種主要典禮音樂的歌詞,記載於《詩經》中的「大雅」、「小雅」、「頌」,少數屬於「南」。之後雅樂莊嚴神秘的風格逐漸取代積極有生命的成分,和民間音樂對立,這就是歷史上的鄭聲和大雅的大辯論。雅樂生存四百年後,隨著周朝封建的解體而衰落,貴族逐漸轉移欣賞俗樂,因此孔子曾感嘆「禮崩樂壞」。最後民間音樂逐漸取代雅樂。
- 雅樂使用的樂器如編鐘、編磬,製作工藝已到達很高的水準。
第五節 八音——最早的樂器分類法
- 西周時文獻中記載的樂器有七十多種,產生分類的必要。周朝是以樂器的製作材料來進行分類(e.g.《周禮》、《尚書》提到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這種分類法沿用三千多年直到清朝。
- 周朝文獻記載的70多種樂器中,各有不同的使用場合及不同的功能效果,有的可獨奏,有的可合奏,有的是色彩性樂器。可推測周朝有複雜的樂器合奏。
第六節 周朝的樂律
- 周朝以前可能已應用樂律,但是樂律理論在春秋時才確立。
- 周朝已經出現十二律和七聲音階。周景王時期(544~520B.C.),樂官伶州鳩列出十二律呂(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七個音名(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
- 十二律的出現,說明當時音樂已經使用轉調技巧(《禮記·禮運》:「五聲、六律、十二管,旋相為宮也」)
第七節 震驚世界的地下音樂寶庫
- 1978年在湖北挖掘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出土124件樂器,是世界音樂考古的重大發現。
- 編鐘總重量在2500公斤以上,鐘體刻有銘文共約2800百多字,用來標明各鐘發音屬於何律(調)的階名,以及此種階名和其他地方律調的對應關係。為研究中國傳統樂律學和音樂理論提供重要資料。還有銘文寫道楚王製作曾侯乙廟所用的彝器,永遠用於享祀;表明鐘不但是樂器也是禮器。中部音區十二律具備,可轉調,用來演奏比較複雜的樂曲。
第八節 民富而樂盛
(略)
第九節 詩經與音樂
- 詩經305篇,分為風、大雅、小雅、頌。
- 風:北方各地民歌
- 雅頌:貴族和士大夫的作品了,但是以民間歌曲為基礎的創作
- 這些歌在春秋末年大都用琴瑟類樂器伴奏
- 詞決定樂曲形式,根據楊蔭瀏的研究,共有10種不同的曲式。(⑴一個曲調重複、⑵一個曲調後面用副歌⋯⋯)
第十節 楚辭與音樂
代表南方風格、經過屈原系統整理的《九歌》,保存在屈原的《楚辭》裡面。
《九歌》是民間祭祀演唱的長篇敘事歌,繫鼓吹竽、載歌載舞。
《九歌》是11首樂曲,除《國殤》、《禮魂》外,都是祭祀不同神。
這些其實歌曲描寫的大多是戀歌,包括男人向女人求愛、男神向女神求愛、女神的失戀等。
楚辭中存在至少四種曲式。
第十一節 孔子的「六藝」、公司尼子的「樂記」和墨子的「非樂」
- 孔子
主張音樂的內容和形式應該統一,內容是「質」,形式是「文」,「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認為音樂應和詩、禮一樣起到修養的作用,主張禮樂相結合。「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音樂在政治上的作用非常重要。「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提倡雅樂、國樂,反對鄭聲、新樂。
- 公孫尼子
孔子的再傳弟子公孫尼子寫了《樂記》,是儒家初期有系統的音樂思想的代表著作。
認為音樂是受到外界事物影響勾動人內心情感而產生的。「凡音之所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認為音樂和政治、社會風尚、民心是密切相關的。「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認為音樂的最高審美標準是「德音」,「德成而上,藝成而下」,「唯樂不可以為僞」,要表達音樂的內涵,演奏者要有較高的德行和修養,才能奏出感動人心的音樂。
音樂有分等級,重君子、貶小人。「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知音而不知樂者,庶眾是也;惟君子為能知樂」
- 墨子
非樂學說集中在《非樂》篇
廣義地反對一切享受作樂,狹義地反對從貴族到平民的一切音樂。理由是「上考之不中聖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音樂不能解決老百姓的痛苦和不合理的社會現象,還「巧奪民衣食之才」。
第十二節 著名音樂家鍾儀、師曹、師曠
周代禮樂盛行,當時的統治者用禮樂嚴格區分社會等級制度。彈琴奏樂成為當時政治生活中必須的一部分,除了供貴族們享樂之外,還要在各種典禮儀式中演奏。因此,春秋時期就產生了一批專業的音樂家。當時著名的琴師有鍾儀(現存史料中出現最早的專業琴家)、師曹、師曠。
第二章 中古音樂(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
中古時期的社會概貌與音樂
秦國的音樂有強烈的地方特色,成為「秦聲」。秦朝統一之後,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愛好世俗音樂,把民間新樂收集到宮中享樂。秦朝已經開始有了樂府的機構。
張騫出使西域,從西域帶回來樂器、樂曲和新的演奏方法。樂府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朝廷將它用作武樂。西漢全盛時期,樂府機構更加正規化;北部和西部的少數民族音樂與漢族音樂結合,產生中國初期的鼓吹樂。代表中國國內民族文化交流的作品古琴曲《胡笳十八拍》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得到發展,並且出現新樂品種,如箜篌、琵琶。民間音樂與宮廷音樂大發展,出現了京房六十律。
晉結束三國,少數民族向內地遷徙,東晉南遷,出現音樂文化融合。出現很多新樂器,如琴、笙、嗩吶、曲項琵琶及多種穀類樂器,並產生最初的拉弦樂器。一些少數民族的音樂、外國音樂在中原流行,成為重要音樂品種,如龜茲樂、天竺樂、高麗樂。
南北朝佛教藝術極大發展,中國民間音樂吸收了印度的佛曲,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音樂,初步建立中國佛教音樂的體系。
第一節 秦漢時期的樂府
樂府是秦漢時期的統治者管理音樂的官方機構。
漢武帝時樂府的工作人員有八百多人,主要的工作是收集民間音樂、創作和改變民間音樂曲調、在郊祀、宴享等長場合演唱演奏。大多數成員來自民間的藝人,其中還有一些來自少數民族地區。
樂府收集過的東西,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138篇,有表現愛情的《上邪》、長篇敘事歌曲《陌上桑》,範圍擴及匈奴地區、西域、長江以南,規模之大空前。
漢代的宮廷音樂運用改編民間音樂,出現一種不同於過去宮廷雅樂的新面貌。
西漢時期的樂府對後世產生影響,不少朝代沿襲這種做法,對民間音樂收集和整理。
第二節 鼓吹樂的興起與發展
鼓吹樂是西漢初期出現的漢代重要樂種,以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為主題的器樂合奏。鼓吹樂起源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最初使用的樂器有鼓、角、簫(排簫)、笳等(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的樂器)。曲調大都來自民間歌曲,因此鼓吹樂演奏的曲目中大多可以演唱。
起初鼓吹樂作為軍樂使用,經過了一段時期的發展與變化,演奏的形式也發生變化並有多種用途。漢魏以來多與儀仗、軍旅、宴饗有關。
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鼓吹樂吸收了中原樂器。
中國歷代王朝,雖然理論上將鼓吹樂使用的樂器排斥在雅樂諸器之外,但是在國家的軍事大典、郊廟祭祀等重大活動中大量使用鼓吹樂,尤其是明清以後,流入民間的鼓吹樂藝人,跟各地的民間音樂相結合,逐步形成了「鼓吹」、「鼓樂」、「吹打」等多種樂種。
第三節 相和歌與清商樂
相和歌:樂府對民間歌曲改編、加上管弦樂器伴奏,就是相和歌。
相和歌是漢代各種民間歌曲的總稱
清唱—「徒歌」
一人唱三人和—「但歌」
樂器和唱歌相和—真正的「相和歌」
漢代相和歌形式漸豐,曲目保留部分戰國時期楚國舊聲,大部分是漢代的民歌。
分為引、曲、大曲三類。
引:引子,一般只有樂器合奏。
曲:中小型樂曲,通常有多段歌詞和樂器伴奏。
大曲:大型樂曲,指歌舞曲。相和歌發展的最高形式是多段體的大型歌舞曲,也稱相和大曲,結構包括「艷」(華麗、宛轉抒情性段落,一般在曲前或中間)、「趨」(較緊張的段落,常用在末尾)、「亂」(結束性的段落)。
漢代很多琴曲伴有歌詞,唱奏方式與相和歌相近。與相和歌有過密切關係的琴曲《廣陵散》、《昭君怨》、《大胡笳》、《小胡笳》,大多已發展為獨奏曲。琴在相和歌裡是重要且廣泛使用的樂器。相和歌的伴奏樂器因時間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
「清商樂」簡稱「清樂」或「商樂」。相和歌(西漢到晉的北方民間音樂)在東晉後流傳到南方,和南方的民間音樂融合形成的新樂種。
三國時期,魏設立清商署。清商樂成為南北方民間音樂的總稱,但主要成分是南方民間音樂。
清商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吳聲」、「西曲」。
吳聲:建康(今江蘇南京)一帶的民間音樂。代表作品《子夜四時歌》、《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
西曲:又稱倚歌,是湖北一帶的民歌。詞多為五言四句的短詩構成,演唱時多用和聲幫腔。
吳聲和西曲都有「送」、「和」的手法,相當於現代樂曲常見的引子和尾聲。琴曲《梅花三弄》可能保留清商樂的特點,例如每段樂曲尾句的樂句重複。
第四節 歌舞與百戲
百戲是各種雜耍技藝的總稱,包括雜技幻術武打舞蹈歌舞戲等。在漢代,除了其中的舞蹈之外,大部分屬於武術或魔術的性質。
山東沂南畫像石中的樂舞百戲石刻圖中,可看出漢代百戲是雜技、歌、舞、樂的結合體,規模盛大,有編制多樣的樂隊。
第五節 反應人們心願的琴曲廣陵散
廣陵散是漢代出現的大型琴曲。漢末至魏晉的文獻有記載。不知作者。可能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在民間流傳。是現存最長的琴曲,演奏技術複雜,難度較大。結構分為六個部分。全曲由兩個主要音調交織貫穿。
第六節 應時而生的琴曲到琴歌胡笳十八拍
蔡琰(蔡文姬)寫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反映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劫難、她流亡南匈奴的思鄉之情、返鄉時和孩子骨肉別離的痛苦。
《胡笳十八拍》的詩最初見於南宋朱熹編的《楚辭後語》;最早的樂譜在《神奇秘譜》;最早的琴歌在明代徐時琪編的《綠綺新聲》,此譜已散佚,今演唱譜是明代孫丕編的《琴適》。
「拍」在這裡指樂曲段落,每拍即是一章節,十八拍是十八段。
第七節 佛教音樂
由於漢語和梵音的差異,使佛教音樂創作者採用中國民間音樂素材再創作,不同於天竺佛教音樂。(梁代慧皎高僧傳:「梵音重覆,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促;若用漢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因而金言有譯,梵響無授。」《法苑珠林》:「漢梵既殊,音韻不可互用」)
佛教禪宗音樂由四種因素組成:
❶讚:頌讚,讚美佛教功德。形式為長短句。
❷偈:講佛教教義。每偈四句。
❸咒:梵語陀羅尼
❹白:分為直白、梵白、書聲白、本梵白、道腔白。
這四種因素,分別用於佛教的課誦、焰口、水陸等各種活動形式中。
課誦:用打擊樂器木魚、引磬等伴奏的有節奏的誦唱
焰口:有獨唱、合唱、輪唱。節奏有散板也有定板。伴奏樂器用到笛、胡琴和多種打擊樂器。音樂豐富多變。內容從淨壇>迎請菩薩>放出地獄餓鬼>佈施感化餓鬼>餓鬼皈依>和尚和鬼演唱歡樂音調向佛報告成果。
水陸:音樂節目常用於課誦之中。
除了寺廟當中經常使用的佛教音樂以外,民間還流行著信徒自己創作或改編的佛教音樂。如《佛歌》(無伴奏齊唱)、《佛號》、《寶卷》(近似說唱音樂)。
還有一種器樂曲與佛教有關,如琴曲的《普庵咒》、《釋談章》等,是配合聲韻的練習曲。
第八節 道教音樂
道教起源於古代巫術,吸收帝王廟堂儀典音樂和民俗祭神音樂。
北魏道士寇謙之曾改直誦為樂誦,結合誦念經文與音樂。
南朝劉宋道士陸修靜吸收儒家禮法,制定齋蘸儀式,使道教音樂日趨規範制度化。
第九節 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帶來音樂藝術的繁榮
南北朝時期音樂文化交流的最大特點是將西部、北部、東部各少數民族的音樂帶到北方和中原地區。
北魏、北齊、北周三朝,在中原流傳的少數民族音樂有鮮卑、龜茲、疏勒、西涼、高昌、天竺、康國等音樂。這些音樂和漢族音樂長期交流融合,形成新的音樂品種和風格,為隋唐音樂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十節 北朝的石窟伎樂
南北朝時期佛教流行。北魏時期開鑿的大批石窟中保存大量伎樂天和伎樂人的形象,反映北朝時期音樂舞蹈藝術發展的真實狀況。
雲岡石窟中伎樂人的雕刻有幾百例,使用的樂器分為三類:彈撥樂器、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雲崗石窟中值得重視的是阮和曲項琵琶的演奏方法。
吹管樂器中比較突出的是嗩吶。中原關於嗩吶的記載見於明代,而雲岡石窟雕刻的嗩吶比它早八九百年,說明嗩吶在中國西部和北部早已出現。
第十一節 最早的古琴文字譜《幽蘭》
1885年,中國學者楊守敬在日本訪求古書時發現中國現存唯一的、用文字記寫的琴曲《幽蘭》,這是由唐朝人手抄的琴譜。
第十二節 隋唐時期的七部樂、九部樂與十部樂
隋唐時期的音樂文化成為東方音樂文化最發達的中心,不少亞洲國家派人來中國學習音樂。隨唐的七部樂、九部樂和十部樂就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晶。
廣義來說,隋唐的九部樂、十部樂都屬於燕樂。在隋唐到宋代的宮廷中飲宴時,凡屬於娛樂欣賞的、藝術性很強的歌舞音樂都稱燕樂,亦稱宴樂。
隋文帝根據當時宮廷音樂的使用情況制定了七部樂(清商伎、國伎、龜茲伎、安國伎、天竺伎、高麗伎、文康伎)。
隋煬帝按照樂曲來源分為九部樂。九部樂當中,《龜茲樂》最重要。因為阿拉伯和印度的外國的音樂大多是透過龜茲地區、在龜茲地區融化後傳入中原,而中原地區的音樂文化也是通過龜茲傳入西方,龜茲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西涼地區比較接近漢族地區,將當地流行的音樂與漢族音樂不斷融合發展,形成《西涼樂》。
龜茲樂與西涼樂因為風格獨特,從南北朝到唐代一直在中原廣為傳播,不斷用於宮廷中的表演,在民間也流傳很廣。
到了唐初,將九部樂改為十部樂。很多少數民族的音樂在隋代七部樂形成以前就傳入中原(e.g.天竺樂),但進入隋唐的宮廷之後,演奏的樂曲是根據外來的音樂重新創作,保存了比較多的外來音樂面貌。
唐玄宗時期,根據音樂與舞蹈的表演方式,將十部樂改為「坐部伎」6部和「立部伎」8部。坐部中技藝不合格的降到立部,立部中不合格的降到雅樂樂隊中。從這裡可看出雅樂在唐代的衰落。
民族文化融合使新的樂器品種增多,據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唐代使用的樂器有300多種。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❶燕樂用的樂器和雅樂用的樂器最相近(因為典禮性質)。
❷漢族的《清樂》對《西涼樂》、《高麗樂》有很大的影響,但是西涼樂和高麗樂也同時受到龜茲樂的影響。
❸西部各民族的音樂受到龜茲樂的影響,大多是龜茲樂隊的縮小形式。
隋唐時期造就一批樂器的演奏家和歌唱家
e.g.琵琶:段善本、康昆侖、曹剛
蓽篥:尉遲青
笛:李謨
歌唱:李龜年、許和子
唐代教坊裡的樂工不但在宮廷裡演奏,還經常到達官貴族家演奏,一些老樂工以傳習為業,尤其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宮廷音樂開始衰落,很多宮廷音樂家流落到民間謀生,使燕樂得以廣泛流傳。
第十三節 唐代的音樂機構—教坊與梨園
唐代的音樂機構有太常寺轄下的大樂署(管《雅樂》和《燕樂》)、鼓吹署(管儀仗中的鼓吹樂。兩個部門規模大,盛時可到數萬人。
教坊是唐代以來設置的管理教習宮廷音樂、領導藝人的機構。
教坊主要教歌舞和散樂,即當時的俗樂,
梨園也是唐朝唐玄宗起設置培訓宮廷歌舞人員的機構。專門教授《法曲》,梨園比教坊學習的東西窄、比較精深。
第十四節 唐代的大曲與法曲
各朝代重要樂種中聲樂兼有器樂的大型歌舞曲,通稱為《大曲》。名稱最早在漢代出現。
唐代是大曲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數量多、來源廣、藝術水準高,在歷史上頗負盛名。
《大曲》在表演的過程中綜合器樂、聲樂和舞蹈,由「散序、歌、破」三大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中間包含若干樂段。
唐代大曲的歌詞大多由五言或七言詩相間組合而成。
唐詩裡提到的綠腰(六么)、霓裳羽衣曲、玉樹後庭花、破陣樂、水調、雨霖鈴⋯⋯都是大曲名。
唐代大曲使用的宮調稱燕樂二十八調,普遍使用移調和犯調的手法,使音樂富於變化。
大曲的樂隊形式多樣,有中原流行的形式,有少數民族和外來樂隊的形式,還有混編的形式。
法曲源於民間,與相和歌、清商樂有直接的聯繫,原為南北朝經道教提倡而發展的一種音樂,因唐玄宗崇尚道教,將法曲納入宮廷音樂中,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一種俗樂。
法曲也屬大曲,特色是曲調和樂器接近清樂系統,比較幽雅。《霓裳羽衣曲》就是大曲中的法曲,是唐玄宗根據《婆羅門曲》加工改編,改編後帶有法曲風格。
第十五節 唐代的詩樂
在唐代宮廷樂工所演唱的樂府新詞,絕大多數都是五言、七言絕句,詩人的詩作透過樂工們的演唱迅速流傳出去。
唐代雖然詩樂發達,關於音樂思想、音樂美學的專門論著卻不多。當時分為兩個大的派別。
長孫無忌、杜佑代表的一派:反對民間和少數民族音樂,主張恢復古代雅樂。
白居易、元稹代表的一派:反對復古,愛好民間音樂。
第十六節 拉弦樂器的產生
唐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拉弦樂器心態—軋箏
《舊唐書 音樂志》:「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
軋箏在唐代的民間已經流行很久了。
唐宋時期,還出現過奚琴、胡琴(曾是少數民族樂器的統稱)、嵇琴等拉弦樂器。
但是據史料,這三個名稱也同時可以指彈撥樂器。
從唐宋時期的史料來看,中國拉弦樂器的產生有三個現象值得注意:
❶唐宋時期出現了彈撥樂器和拉弦樂器同名異器的現象
❷每種拉弦樂器的發音都是以棒擦而開始的
❸馬尾擦奏的拉弦樂器最早出現在北方遊牧民族中
元代蒙古族把草原文化帶到中原,拉弦樂器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新的胡琴。《元史》:「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到明代胡琴又有更大的發展,明代的胡琴已和今天的胡琴類拉弦樂器極為相近了。
南宋末年出版的《都城記勝》一書記載「細樂以簫、管、笙、箏、嵇琴、方響之類合動」,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包括吹打彈拉四種樂器演奏的民族管弦樂隊雛形。
第十七節 秦漢至隋唐時期的樂器
⑴琴
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早在公元前11世紀前就有關於琴的傳說。琴的構造在漢代以前的文獻裡記載不一,直到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一張七弦琴,為我們了解2000多年前的琴提供實物。琴的構造到南朝時期(502-557b.c.)才固定下來。
唐代琴的普及程度超過以往任何朝代,被各階層的人士掌握,湧現了一大批著名琴師,並有數以百計的琴曲廣為流傳。琴曲的記譜法改進,從繁雜的文字譜演變成減字譜,使很多琴曲得以被整理紀錄、流傳於世。加上琴的製作工藝大幅提高,出現了一批能工巧匠,製造出一批名琴,世代相傳。
薛易簡不但是演奏家,也是著名的理論家,著有《琴訣》,發展的劉向《七例》的說法,概括琴的作用,指出彈琴者容易出現的七種弊病,對演奏姿態有嚴格的要求,這些理論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⑵瑟
目前出土文物中見到最完整的瑟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瑟。
根據音樂史學家研究,他的定弦可能是按五聲音階定弦,與莊子、淮南子說的瑟以五音調弦,與後漢書說的黃鐘瑟的五音調弦相符。
漢代的瑟在演出中有九個同音高的弦,不但可以同時演奏兩個旋律,也可以使用同音來增大音量。推測漢代在瑟的演奏可能已經出現了變調或者二聲部的元素。
⑶阮和琵琶
琵琶初名枇杷,枇杷原是演奏方法的名稱,推手前約枇,引手卻曰杷。
秦代人們根據鼗ㄊㄠˊ鼓(今之撥浪鼓)創造出直柄、圓形音箱、四弦十二柱、用手彈奏、豎抱的弦鼗,又名琵琶。漢代,人民參考箏、箜篌等樂器形制,創造出琵琶,後人稱為秦琵琶。晉代阮咸善彈琵琶,所以人們又稱秦琵琶為阮咸,簡稱阮,此後阮咸或阮成了秦琵琶的正式名稱。
公元4世紀,有一種曲項琵琶傳到中國北部,構造為半梨形音箱,四弦四柱,橫抱用撥子彈。同時傳入的還有一種直項、半梨形音箱、五弦、用手指彈奏的五弦琵琶。這兩種琵琶在隋唐時期興盛起來,在唐代大曲中常常來領奏。
唐代,琵琶應用於獨奏、合奏及舞蹈的伴奏,演奏技術得到很快的發展,成為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樂器而傳入其他國家,被高麗日本引進。(遣唐使藤原貞敏被日本後世稱為琵琶之祖,在日本雅樂開新風氣)
北魏時期,曲項琵琶和阮兩種樂器經常在同一個樂隊裡使用,兩種演奏方法相互借鑒影響。北魏雲岡石窟的雕刻中,演奏琵琶的伎樂人有撥彈也有手彈,兩種演奏方法都延續使用上千年。
琵琶在唐代的音樂和舞蹈伴奏的樂隊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時舞者還編舞邊奏,甚至把琵琶作為道具。
⑷笛
春秋戰國末期已經出現了橫吹的管樂器「篴」。西漢以後,笛在全國普遍流行,是民間最流行的吹管樂器。
笛的概念古今不同。漢代以前,橫吹、豎吹的單管樂器通稱為笛或「篴」,甚至連帶有簧片的巴烏也算做笛類樂器。
橫吹的笛在漢代的鼓吹樂隊中地位重要。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帶回西域演奏笛子的經驗,使中原笛子的演奏技術發展,讓笛子這一個樂器的名稱逐漸由廣義變俠義,成為橫吹、無簧片樂器的專稱。
⑸羌笛
羌笛是中國西南部羌族,藏族使用的單簧吹奏樂器,漢代已經出現。
⑹細腰鼓
以腰細為特點而得名。歷代名稱不同,曾稱兩仗鼓、仗鼓,現稱長鼓。隋唐時期用於宮廷九、十部樂中。現在朝鮮族使用的長鼓,壯族使用的蜂鼓,瑤族使用的長鼓及福建的狼帳鼓都是古代細腰鼓的變體。
⑺管
管在古代稱「篳篥」,因聲音悲切,又稱悲篥。西漢時期流行於龜茲地區。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應用廣泛。
⑻嗩吶
兩晉時期,嗩吶已在古龜茲流傳。北魏時期的嗩吶管身和喇叭形的碗(即擴音器)一體成型,與今天新疆南部民間使用的嗩吶相識,是嗩吶的初期型態。
⑼鑼
鑼是漢代初期產生的銅製打擊樂器。
(10)鈸
鈸在南北朝已出現。六世紀時,鈸在民間流行。在隋唐九、十部樂中半數以上的部使用了鈸。
第三章 近古音樂(宋、元、明、清)
宋、元、明、清藝術概況
北宋手工業、商業空前發展,這個時候的戲曲音樂、說唱音樂、歌舞音樂、器樂都有較大的發展。曲子經過流行之後,逐漸受到詞人和音樂家的注意,與之相結合。
吹奏樂器、彈撥樂器的演奏水準大幅提高,拉弦樂器開始流傳。
金軍南侵、宋金對峙時期,藝術作品大多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或對南宋統治者不滿的情緒。
對峙期間形成南(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北(中都到平陽,今北京到山西)兩個文化中心,孕育以後的南北兩大音樂巨流。
元代漢族知識分子的地位下降,他們用音樂,特別是《雜劇》來反應民族的壓迫。e.g.關漢卿
宋、金對峙時期,《雜劇》、《南戲》等戲劇音樂和《諸宮調》等說唱音樂已發展。元統一中國之後,南北曲在理論上給予肯定,影響後世。
元代,對音樂理論和歌唱藝術的研究漸漸引起人們重視。
明代,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農村的民歌也進入城市,在民歌的基礎上演變成城市小曲。戲曲和曲藝發展,在戲曲、曲藝的演唱內容中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
清政府大力提倡程朱理學和八股文,音樂上提倡《雅樂》,提倡復古。
1840年以後,中國的民間藝術形式除了繼續反對封建、追求民主自由之外,增加了一個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
第一節 市民音樂的繁榮——宋代的瓦舍與勾欄
宋代宮廷音樂衰弱,市民音樂繁榮。音樂藝術的活動中心由宮廷移向民間。
城市出現滿足市民、軍人、商人們的娛樂場所「瓦舍」「勾欄」,這些娛樂場所出現大批藝人,表演百戲、雜劇等節目。
「瓦舍」又稱瓦子、瓦肆、瓦市等,是商品貿易集散地。
瓦舍裡有很多用欄杆圍起來的民間藝術演出的場子,叫做「勾欄」或「遊棚」。
北宋首都汴梁的幾個瓦子就有50幾座欄,其中最大的勾欄可以容納數千名觀眾。
在勾欄內演出的,多是專業化的演員。
第二節 宋詞與音樂
唐詩是文學與音樂相結合的一種重要藝術形式。
詞是由絕句變化來的,因為絕句是整齊的句子,加上音樂進行歌唱,便有許多有聲無詞的地方。後來把這些聲(虛聲、和聲、纏聲、泛聲、散聲、曲)填成詞,就成為長短句的詞。
填詞:隨口唱出的曲調,唱熟了這個曲子就定型,之後有人根據這個曲調另制新詞。
填腔:先有詞,後作曲。
多數人只會填詞而不會填腔。
在宋代,歌樓伎席傳唱的詞調,文人們大多聽得很熟,因此能夠「依聲撰詞,曲終而詞就」。
在宋代填詞大致有三種情況:
❶按譜填詞:懂音律,依曲譜填詞,這種人大多也能填腔。e.g.姜白石、張淑夏
❷按簫填詞:依據簫聲寫出符合音調的歌詞。e.g.蘇東坡、秦少游
❸依句填詞:依據前人的作品,按字數、平仄規則照樣填寫,完全不「倚聲」。南宋以後,大多的詞家屬於這一類。e.g.陸放翁、元遺山
姜夔(ㄎㄨㄟˊ)=姜白石、白石道人
是南宋有代表性的詞曲作家
憂鬱淒涼是他音樂與文學的創作特色
著有《白石道人詩集》和《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在每首作品前面都寫序,說明創作的時間和動機,是宋代音樂的重要資料。
姜夔創作的琴琴歌《古怨》是現存最早的琴歌曲譜。因為是用簡字譜記錄下來的,對我們了解宋代的琴譜有特別意義。
簡字譜:唐代曹柔創造的,在原來文字譜的基礎上進行簡化所鞥、縮寫的樂譜,主要功能是標明彈奏所用的指法,所以又稱為指法譜。
每個符號的上半部是左手按弦的指法,下半部是右手彈的弦序和指法。目前明清兩代存留下來的琴譜都是用這種記譜法。
宋代曲子的音調,透過《唱傳》、《諸宮調》、《南北曲》、《昆曲》、器樂及別的樂種保留到今天,仍有重要地位。
第三節 宋代的藝術歌曲和說唱音樂
宋代的歌曲從藝術形式上主要有五種:
這些演唱形式為其他發展更高的藝術形式(如歌舞大曲等)提供基礎的條件。
說話和說唱音樂的表演在當時的瓦子勾欄中也是重要的藝術表演項目,具有代表性的說唱形式是鼓子詞、諸宮調、唱賺、貨郎兒:
❶鼓子詞:在歌唱中主要以鼓伴奏的歌唱形式。早期的鼓子詞是一種用同一詞調反覆歌唱的藝術歌曲形式,以後才發展成為有說有唱的、敘述故事情節的形式。
北宋的說唱鼓子詞《元微之崔鶯鶯商調蝶戀花詞》,用敘事體說唱《鶯鶯傳》,將崔鶯鶯的故事用歌唱的表現,並加上管弦樂器伴奏,影響後來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和演唱西廂記內容的雜劇以及南戲。
❷諸宮調:又名「諸般宮調」,是北宋勾欄藝人孔三傳創造的一種以調性(含調高、調氏)變化而得名的說唱音樂。有說有唱,以唱為主。
將唐宋以來的大曲、詞調、纏令、纏達、唱賺以及當時北方流行的民間樂曲,按聲律高低歸入不同的宮調。是一種大型長篇說唱音樂。
和其他說唱音樂共同點:講說的散文和歌唱的樂曲穿插。
相異點:多種宮調的樂曲構成
整本的《諸宮調》包含若干個音樂曲式的單元,從音樂結構來說大概有三種不同的曲式:
⑴單個曲牌(最小型的曲式)
⑵同宮調的曲調重複兩三次之後接尾聲(中型的曲式)
⑶同宮調的若干不同曲調聯成,前有引子、後有尾聲的全套大型纏令曲式。
這三種曲式的每曲或每套各自屬於一個調性,由不同宮調的隻曲與套曲聯成。
宋金對峙時期,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是代表作。一共用了14個宮調的151個不同的曲調,連變體在內用到了444個曲調。
❸唱賺:與說唱藝術有關的大型歌曲。
=北宋的「纏令」、「纏達」和南宋的「賺」相結合的同宮調套曲。
「纏令」:引子+若干曲牌+尾聲
「纏達」:引子(兩個曲調輪流歌唱),無尾聲
「賺」:南宋勾欄藝人張五牛創造的新曲牌。混合運用散板與定板,兼有兩種節奏特點的特殊曲式。一曲分為四片,靈感來源是四片結構的《太平令》(或叫賺鼓板)。
唱賺的樂器以鼓、板、笛為主。
《都城記勝》:「賺者,誤賺之意也;令人正堪美聽,不覺已至尾聲,是不宜為片序也。」
❹貨郎兒:宋元時期,城鄉間往來販賣雜貨和玩具的小販,為招攬顧客,常敲鑼、打蛇皮做成的小鼓、或使用串鼓,唱所擔貨物的名稱。
貨郎兒初期只是短小的民間歌曲,後來不斷發展產生「轉調貨郎兒」,用串鼓伴奏,將郎兒分成前後兩個部分,在中間插入不同的曲調。
「說唱貨郎兒」是一種不入勾欄,專在農村做場演唱的說唱形式,主要說唱長篇故事。實例現在只見於元人描寫說唱場面的雜劇。
「陶真」和「崖詞」也是較有影響的曲種。
第四節 雜劇
歷史:晚唐出現雜劇名稱。宋雜劇具有獨立演出的性質,常在宮廷的節目中穿插演出。南宋時期,已在各種技藝中為首。元朝,一批不得志的文人參與雜劇創作,雜劇發展到鼎盛時期,出現大批的作家和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元朝末年,經濟衰微,北方重災,加上科舉制度恢復,大多文人轉趨仕途,加上南方傳奇興盛,雜劇衰落。
元雜劇絕大多數的劇本由四折組成,偶有5-6折,王實甫《西廂記》因故事情節複雜,用到20折。每折一個套曲,一折相當於一幕。
根據劇情需要,可以在第一折之前或兩折之間加「楔子」,比較短小,常只有一隻曲子,偶爾也可再加上同一個曲調的變體——「么篇」,或者用一個完整的套曲。
元雜劇的每個套曲,全由一個宮調的曲牌聯成,曲牌多寡不定。
雜劇運用的曲調是北方流行各地音樂的彙集,其中也有一部分南方曲調、少數民族曲調和外國曲調。
元雜劇的音樂具有剛健雄渾的風格,採用七聲音階,多採用四度以上的、上下四度的音程跳進,這和北方語言的聲調語調有關。
每折套間使用的曲牌只有一韻,句間靈活運用襯字。句尾常使用底板,增強唱腔的動勢。板式比較自由,有散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三種。速度比南曲快。
伴奏樂器以笛、鼓、板為主,有時也用琵琶、笙、三弦等樂器。
接著介紹六位元雜劇重要作家和其作品。
第五節 散曲
散曲的曲譜,主要記錄在《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在其他樂譜集中比較少見。
*《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是清莊親王奉乾隆皇帝之命編纂,共82卷。收錄北曲套曲,南北合套套曲,南曲的引、變正曲、集,北曲支曲,加上南北曲的變體,總共有4466首曲調。每首曲調均分別正字和襯字,注明工尺板眼,可以演唱。這部曲譜的材料來源涵括唐宋到明清一千多年,是研究中古和近古時期的音樂重要的曲譜依據。
第六節 元曲和南戲
元曲的文學體裁包括:雜劇、散曲 (近代才區分這兩種文學體裁)
元曲的音樂是元代傳統音樂基礎加上當時的創作。
南戲:宋元時期用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以民歌和曲子為主體的南曲戲文,簡稱南戲。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唱賺,宋詞、諸宮調、雜劇和里巷歌謠。
南戲產生於民間,內容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平民百姓中有很大的市場。
南戲演唱形式有獨唱、合唱,也有幫腔,這都是民間常見的演唱形式。
南戲的重要作品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琵琶記。
第七節 南宋時期人民的心聲——月子彎彎照九州
略
第八節 元代著名的琵琶曲《海青拿天鵝》
目前能見到最早的一首琵琶獨奏曲。樂譜最早的版本為康熙時代的抄本。描繪女真、蒙古族人民狩獵生活的場景。
第九節 宋元時期古琴音樂
宋朝工商業的繁榮有利於藝術發展。宋元時期的很多皇帝都好彈琴。
宋朝的琴家常常與文人合作創作,著名的文人范仲淹、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的,都和琴人有密切關係。例如沈遵讀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作琴曲《醉翁吟》,歐陽修感動。後來此曲由崔閑請蘇軾填詞。
郭楚望是南宋時期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古琴浙派的創始人,他創作的《瀟湘水雲》所表達的愛國主義被人們理解和贊同,在南宋後七百多年成為影響最大、流行最廣的琴曲。
除了浙派之外,北宋時期還有一個琴僧系統,在琴界有重要的地位。創始人朱文濟是宮廷琴師,以後各代都是和尚,他的得意門生是京師的慧日大師夷中、夷中再傳給知白、義海,他們都是著名的琴僧。
北方的金、元在漢文化的影響下,也出現出現過不少琴家,最著名的是苗秀實和耶律楚材。
宋元學期琴學理論成就大。
朱長文《琴史》是第一部琴史專著,照時代順序匯集156人有關琴的記載。
袁桶《琴述》介紹宋代的譜系嚴格和宋代琴曲的流傳情況。
另外還有許多琴學文章,對古琴的演奏美學、琴道、琴德、演奏方法,古譜變異、琴歌演唱等等做深入的探索。
第十節 宋元時期的樂器
宋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拉弦樂器的發展。唐代曾出現過拉弦樂器軋箏和奚琴,宋元時期改名為蓁和嵇琴,這兩種樂器在瓦舍中普遍應用。嵇琴有兩條弦,用竹片擦弦發音。嵇琴在教坊的樂隊裡有重要地位,演奏人數超過琵琶。
從宋代開始,古代樂器演奏藝術已具備吹、拉、彈、打四大樂器品種齊全的新時代。
元代,胡琴的製作得到改良,適用於獨奏、合奏,在蒙古軍隊中也廣泛流傳。
宋代的笙在製作和演奏上有很大的改進。
元代,三弦已經廣泛應用,三弦的前身可能是秦代的鼓鼗。
雲鑼是元代廣泛使用的敲擊旋律性樂器。
蘆笙在南宋時期頗為流行。
有外國或少數民族地區傳到內地的新樂器,像72弦琵琶(維吾爾族的卡龍)、興隆笙、魚鼓、筒子等。
琴、琵琶、篳篥、箏、胡琴、笛經常獨奏外,更多的樂器是用來合奏。
訂閱:
文章 (Atom)